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生活问答

2024英国为什么会取代荷兰?


本篇文章主要分享英国为什么会取代荷兰,更多关于英国资讯关注今日自媒体网,1. 英国18世纪取代荷兰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有什么

过度依赖外界经济 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在竞争中衰落
荷兰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商业,尤其是船运业,也就是对外转口贸易。本身无资源的荷兰过多的依赖于对外贸易,说明了其经济基础相当的脆弱。银行的放贷对象多为各国君主,在战乱频生,各国经常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贷款常常收不回来,这不能不深深地影响荷兰的经济,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
脆弱的经济基础。荷兰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以及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虽然它成为世界霸主,但发展后劲是不如英法的。它过于依赖外贸的脆弱的经济基础也十分容易受到打击。当18世纪时,西欧各国逐渐从内部混乱中抽出身来,他们采取高关税和对本国企业进行高额补贴的办法与已占据垄断地位的荷兰展开竞争。荷兰的优势被迅速削弱了。根据通过波罗的海门户松德海峡松德海峡是波罗的海的门户,荷兰早期最有利可图的生意是通过此将货物运往欧洲各地。的记录,1497年,通过的荷兰船只是567艘,1597年是3908艘,1697年超过了4000艘。从此以后就开始下降,1781年就只有11艘了,以后虽有好转,但也不到先前数目的一半。这反映了商业全线的衰退。与南美洲的贸易也于1713年被英国垄断。曾经非常赚钱的渔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在1736年有219艘渔船,10年后就只剩下144艘了,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东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坚持不下去了,董事们采取金融欺诈的方式来使收支平衡。为了维持高股息,使股票保持高价位,公司往往宁可以3倍于国内的利息借债也不让国内的人知道公司缺钱。1780年以后,它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大量贷款成为坏账。由于经济的极度繁荣,18世纪的荷兰成了全世界的大借贷国。有个形象的比喻说,荷兰就是一个由舰队守卫的帐房。但问题在于,荷兰向每个国家贷款时,还意味着它必须和每个国家保持友好的关系。若与英国或法国开战,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立即停止支付大部分的利息,因而对总体的繁荣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更糟糕的是,不管荷兰卷入与谁的战争,将都意味着它在与自己的资本作战。出于这个原因,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战争都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加以避免。但现实是,荷兰不断地卷入战争中,不仅支出大量军费,也损失大笔的利息。法国大革命,也让荷兰损失了一大笔收入。
在国外大量的投资,对国内的产业而言就意味着直接的损失。生活费用在繁荣的尼德兰要大大高于周边国家。当各产业被迫与海运商船竞争时,产业主必须付更高的工资才能得到人手。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也就意味着投入的资本只具有较低的利润率。但是出于投资者的本能,当在国外十拿九稳可以得到6%或7%利润的时候,便不会以4�5%或5%的预期利润在国内投资。这表明在整整一个世纪中,当来自国外的竞争开始严重影响荷兰的市场时,荷兰的制造商无力扩大生产以迎接这个新的竞争的挑战。
对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的投入不足。在荷兰,海军的作战费用属于特别开支,不能由常规的税收负担,需要由联省议会特别拨款。但当时有5个海军部,各自都有独立性,当执政在时,可能还会协调一致行动,当没有执政时,就陷入了混乱。17世纪晚期的持久战争产生了巨额费用,但在战争就要最后结束时,执政威廉去世,各省突然停止提供经费,结果各海军部面临破产。由于战争还在继续,海军部便得到允许借钱。一些爱国者愿意以9%的报酬借钱给海军部。但在借了大笔款项之后,仅荷兰省的3个海军部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的时候仍欠债达1000万荷兰盾。军官和水手被解雇了,他们或者过起了市民的生活,或者移居别的国家,为能付得起报酬的外国海军服役。从1713年到1770年,除荷兰省以外的6个省没有为舰队投入一分钱。作为以航运起家的荷兰来说,这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纷纷拦截荷兰船只,海盗也对荷兰船只情有独钟。
安于现状的国民精神。靠利息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的荷兰人,丧失了前辈们的进取精神,贪图享乐,安于现状,对于不断增加的衰退信号无动于衷,只要今天还能舒舒服服,就不管明天怎么样。这样的精神状态,哪里是生机勃勃的英国人、法国人的对手?
被战争拖垮。1650年和1651年英国为削弱荷兰商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中心地位,曾两次颁布《航海条例》。165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非经英国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国殖民地通商。1651年的《航海条例》又规定进口到英国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荷兰宣布拒绝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和英国在1652年到1673年间先后发生三次英荷战争。
1675年荷兰海军又与西班牙海军联合镇压西西里岛起义。此后,一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荷兰一直处于四处作战中。频繁的作战耗光了荷兰的财富,英法的竞争又使财富来源减少。
1785年,荷兰的处境已经很糟糕了,公共债务增加到几乎付不出利息的地步。国家一片混乱。1795年1月初,法国革命军攻入荷兰,1月18日,荷兰最后一位执政威廉五世逃往英国。几个星期后,荷兰共和国就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作为法国附庸的巴达维亚共和国。
六、启示
荷兰的成功是充分发挥了自己优势的成功,再加上自由宽松的政策,远离欧洲的矛盾中心,一个一半国土在海平面以下的国家,最终成了世界的霸主。失败永远比成功要容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荷兰身上应验了,过度依赖外界的经济和各行其是的地方政权使荷兰受制于人,这是荷兰走向衰败的原因 英国百年称霸世界经济的成因与表现成因:1,最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当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2,作为岛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英国的海军力量雄厚,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建立其海上霸权,为其产品的输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也是英国可以建立其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的起点。3,同样是岛国的位置使英国长期远离欧洲大陆的争霸战争,保持了其国内的和平稳定。4,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为标志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支持。
表现: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十九世纪初成为了世界工厂。2,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英镑成为地位最高的货币。3,拥有世界上最广大的殖民地,产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均为世界第一。4,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世界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2. 为什么英国最终能战胜荷兰和法国成为海上霸主,从而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对于荷兰: 根本原因:商业资本不及工业资本。 其他原因:1.荷兰人口较少,对殖民地控制较弱;2.工业薄弱,军事力量不及英国;3.英国军队素质高(不少海盗);4.英国地理位置优越(扼守大西洋主航道,对荷兰的海外贸易形成威胁)5.荷兰资本对外依赖性较强,不能随意扩大战争。

对于法国: 根本原因:封建主义不及先进的资本主义。 其他原因:1.海上力量薄弱,与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受到英国海军威胁。2.专注开发大陆,对殖民地的开发不热心。3.国内政局反复动荡,难以集中力量。

3. 西班牙、荷兰都曾制霸海面,为什么只有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英国能获得“日不落帝国”的称号,证明了它确实有过人之处,能够击败西班牙和荷兰,在世界各处建立殖民地。而这个过人之处,就是它对与工业革命与殖民浪潮的精准把握。

因此,无论是英国的优胜之处还是其他国家的天生劣势,都注定了英国早期的国力会远超其他几国,成为一个唯一的日不落帝国。不过其他几个国家的动作也不慢,他们很快就追上了英国的步伐(法国),后来更是搞出来了一个美国,彻底夺走了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不过现在,虽然英国也还是一流强国,但已经大不如前,殖民地也只保留了几小块,早已不再是当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日不落帝国”了。

4. 英国18世纪取代荷兰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有什么

英国与荷兰经过十年战争,取代了荷兰海上霸主的地位!

5. 英荷争霸中,为什么强大的荷兰输给了后来者英国

因为荷兰是海上贸易,太单一的经济体系,只要给其他国家联合打击,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三、荷兰的对手越来越多

荷兰作为海上霸主,又把大量国力浪费在跟英国打仗上,导致国家经济一直走下坡路,所以荷兰的压力是很大,不但要对付英国,还要面对老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断向荷兰人发起挑战,可以说走的非常难了。

6. 荷兰为什么输给了英国

只讲英国还不足以把国家崛起完全说明白,因为国家崛起的路上有曲折、有挫败、有教训,英国道路并不是唯一有价值的参照系。下面我会通过荷兰、法国、美国、德国的成长来透视国家崛起的成败。

纵观英国崛起的过程,我们看到了自由贸易的巨大威力。但很多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在英国之前,荷兰早就开展自由贸易了,并且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它后来为什么没落了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一个拥有自发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美好国家,它的发展究竟有没有上限。答案是有上限,而且荷兰很快就被打败了。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令人沮丧的答案是怎么得出的。

荷兰的成功之道

从以上三层对比来看,比起英国,荷兰才是不折不扣的买卖国家。即便在纯经济领域,买卖国家也不是拥有制造业、农业等硬产业的国家的对手,政治上的弱点就更明显了。

第三,霸主没落,什么样的死法算是体面?“海上马车夫”的结局很有意思,它相当于把自己的霸主地位禅让给了英国。

先来看荷兰的结局。1780年,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这次战争完全是英国人欺负荷兰人,已经崛起的大英帝国要把残存的荷兰势力消灭干净。最终,荷兰战败,英国获得巨额赔款,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被伦敦取代,荷兰最重要的海外殖民机构——荷属东印度公司——不久后宣告破产。荷兰彻底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国。

其实,荷兰在此之前就已经把霸权禅让给英国了。17世纪末,荷兰被英法两国夹击。荷兰的执政者威廉实在无力抵挡,于是选择与英国交好,娶了英国的玛丽公主。不承想,这个做法竟在不经意间为离间英法、保全荷兰做了准备。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人把威廉和玛丽请回英国做了国王。威廉当然极力巩固英国和荷兰的联盟,就这样,荷兰的霸权通过威廉象征性地转移给了英国。全球性霸权的禅让制由此开始,英国的霸权后来禅让给了美国。意图抢夺霸主地位的德国、日本,则无一成功。

通过对长时段历史的观察,战略学家们发现,全球性霸权的转移只可能是由一个更高级、规模更大、体系更完备、实力更强大的“自由霸权国”取代原来的“自由霸权国”。反自由强国试图用武力夺取全球性霸权,甚至不惜发动世界大战,都不可能成功。

因为比起反自由强国,自由霸权国在经济和贸易层面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经济和贸易体量远远超出本国的范围;它在国际政治层面拥有更多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国际规范性和合法性通过合作和协调更容易获得真正的盟友;它在国内政治层面拥有更加民主的代表制政府,国内的民主性让它拥有更为真实可靠的国内支持,能够更加长久地实现整个国家的团结和战争动员。

只有在这三个基本层面做得比老霸主更好,才能取代老霸主当上新霸主,否则,最终只会在争霸战争中落败。而争霸战争(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老霸主,提升了新霸主的实力,也就会成为霸权转移的关键节点。

此时再回头反思荷兰,必须汲取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教训:一个弱政治、强经济的国家在大国竞争中是无法成功的。全球化固然是以贸易为底色的过程,但其中充满了政治体制的竞争,甚至经常性地引发战争。生意并不必然承诺和平,没有强大的政治保护,再好的文明也无法存续下去。政治体制更有韧劲的国家才能在全球性竞争中把生意做下去。

7. 荷兰的全球霸权为何被英国取代

一:
英国的殖民优势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制度优势
手工业发展程度高——经济优势
注重发展海军实力——军事优势
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优势
为什么英国能够成为世界殖民霸?
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

二:
荷兰地方太小,人口少,存在天生不足,作为世界帝国肯定是短命的。1652-1674年,英国发动数次对荷兰的战争,使荷兰失去海上霸权。荷兰缺少自然资源,缺少工业基础,忽视海军建设是荷兰失败的基本原因。荷兰国土面积很小,人口也少,虽然凭一时的优势可以称霸世界舞台,但是,霸权肯定不能长久。

8. 历史上荷兰为什么会输给英国

近代前的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并不强烈,欧洲大部分国家是以邦国和贵族城邦的形式为基础的,统治者更多的是以家族为单位,像诸侯国一样相互通婚,由于年年战乱,兼并土地,各国民众都没有很强的国家观念,各统治者也多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地牌争夺。法国和普鲁士,奥地利可以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进行战争,法国的诺曼底公爵既是法国国王的臣子,但又是英国的王位继承者。因此,荷兰国王(王后是英国王室的合法继承人)当然也就有权利同时兼任荷兰和英国两国的国王了,这在欧洲历史上多了去了。而至于说威廉夫妇为了英国冷落了荷兰,这是不成立的,一个国家的兴衰,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国家本身,而不取决于统治者,而且威廉夫妇成为英国国王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并不具有实权,也没有办法去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这是议会的权力,是国王不能改变的,威廉夫妇进入英国,意义重大,但这只是从他的形式上来说的,这是君主立宪制首次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世界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英国之所以取代荷兰,完全是因为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最高效,最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为什么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列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为什么大国崛起把它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转移。
商人阶层在封建社会之前就已产生,17世纪前的荷兰是一个由一群追逐商业利益的商人阶层组成的松散国家,这些商人完全依靠海上贸易赚取差额利润。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工商暴力业是不可分离的,除非在农业社会,否则离开了工业的支持,商业迟早都会枯竭,当时的工业是最能攫取利润的行业,而且那些具有先进科技的工业领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商业就不一样,他太依靠赚取中间差,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替代,而且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例如贸易国经济状况,民众需求,战争等等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做支撑作基础,商业贸易就会很不稳定。而且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国家机器也是一个强大保证。17世纪的英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首先拥有了国家保证;最重要的就是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得他能向海外输出大量的工业品,赚取大量的利润,不仅使国内工业基础强大,而且还能源源不断的把黄金从海外输送到国内,而它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工业社会。拥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潜力,当然同时拥有一个强大的海军实力,英国战争荷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1662年和1674年的二次英荷战争,英国取代了荷兰的海上位置,这也是工业资本战争了商业资本,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工业社会,荷兰作为传统的商业经济被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就代表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有新事物的产生,而荷兰的商业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就存在,只不过在工业资本主义兴起前得到壮大而已,它只是为工业资本准备原始积累而已,工业资本社会的到来,商业资本的任务已经完成,必然会被取代。
当然,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需要商业的优化,商业可以激活工业,使工业经济更加有活力,实现方法更加多样,目前工商业是不可分离的,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9. 殖民争霸中英国为什么能打败荷兰

C 解析 分 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能在世界殖民争霸中最终取得胜利主要依赖的是工业资本的快速发展和力量的壮大,所以答案答案选C,A属于荷兰的优势所在, B D两项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考点: 英国的崛起 点评: 18世纪中期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②制度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武力保障: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殖民扩张,为此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今日自媒体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gywm/shzx/73208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QQ咨询:18988964

微信号:yy272625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